今年是何藩九十冥壽,十月迎來一系列的相關紀念活動。就我所知,有大型畫冊《感情・感悟・感覺》在港出版,載有何藩未公開的攝影作品和文章。又有海內罕見的何藩電影作品展;主辦者 REEL TO REEL INSTITUTE 以「何藩的文藝艷色」為題,展映他執導的影片七部:1970 年拍成後只在歐美影展上亮相郤未曾在港公映的《迷》、一直未有影碟發行的《淫獸》(1978)、完整導演版本的《浮世風情繪》(1987),還有葉玉卿的成名作《我為卿狂》(1991)、何藩在在台灣拍製的兩部「文藝片」,和收山之作《罌粟》(1994)。亮點之一是他和孫寶玲合導、曾在康城展出的《 迷》,並有講座研賞他的「文藝艷色」風格、和他的早期實驗電影。
日本 AV 女星村上麗奈在《我為卿狂》壓陣演出,是男人皆欲得之的富美女。(劇照由名威影業有限公司提供)
至於《我為卿狂》,我認為是他讓人看到 good sex 和 bad sex,beautiful sex 和 ugly sex 的分別。 片中男主角和五個女子的愛/性關係為我們示範了當代都市人的性與愛,從勢利的、保守的、到隨便的、狂放的,亦有如葉玉卿所體現的理想化的女神的。影片沒有對每一種性/愛關係作出道德判決,但在美感層次上己分高下,我認為這正是本片微妙又有趣之處。《罌粟》在造型和敘事上的大膽實驗更是何藩前所未有的,而他畢生對藝術的追求,從早年的《迷》到晚年的《罌粟》,都像是處於虛幻飄渺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