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藩與六十年代香港實驗電影

文:陳智廷

香港電影娛樂至上、在商言商的傾向,迫使實驗、前衛、另類、獨立的藝術表達,常迅速被主流電影工業模式吸納。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香港電影新浪潮的導演譚家明、方育平、章國明,於六、七十年代拍攝過實驗電影。1973 年 3 月香港專上學生聯會主辦第一屆「全港實驗電影比賽」,由麗的電視和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聯合贊助,22 歲的章國明以《八米厘》、《做》、《電話鈴聲》囊括三面金牌,27歲的吳宇森以《偶然》獲一面金牌。八十年代,吳宇森以《英雄本色》(1986)開啟香港電影黃金時代「英雄片」熱潮,「英雄片」的男性情誼可以追溯到吳宇森製片、編劇、主演,與石琪合導的 16 毫米無聲黑白作品《死結》(1969)。

開啟香港實驗電影史最重要的鑰匙是馮美華主編、香港電影資料館 2001 年出版的《自主世代:六十年代至今自主、實驗、另類創作》,這本書提供珍貴的文獻資料,更指出尋覓與研究獨立電影的困難——在於六十年代的 16 毫米、8 毫米作品很多已佚失。如何面對文本佚失的困境?我採取的方法是,將現存與佚失的六十年代香港實驗電影文本視為當時媒體環境與迷影文化的一部分。香港實驗電影在六十年代中崛起與電影會息息相關,特別是 1967 年 1 月正式成立的大學生活電影會(簡稱大影會)。大影會的前身是友聯出版社出版《大學生活》旗下的文藝賞談會電影組,電影小組經過 1966 年一整年的相關活動,包括討論、研究、欣賞 8 毫米到 16 毫米電影,發展成為有放映組、拍攝組、研討組和二百名會員的迷影社羣大影會。會員可以共同欣賞討論電影、參加座談、拍攝實驗電影。大影會 1967 年執行委員會臨時幹事中,不少是友聯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學生周報》作者,包括放映組的劉耀權(羅卡),拍攝組的黃志強(石琪),研討組的金炳興、李浩昌(舒明)。放映、評論、拍攝三位一體的迷影文化,孕育出六十年代香港實驗電影。

本文以香港街頭攝影大師何藩為例,簡略介紹他在六十年代中對實驗電影的嘗試,這四部作品先於他所作的艷情片與文藝片。這些作品在當時被視為「業餘電影」或非專業電影。大影會主辦的第一屆「業餘電影展」於 1969 年 3 月 7 日和 8 日分別在大會堂劇院和九龍塘浸會書院舉行。

根據香港影評人羅卡的說法,業餘電影反抗現存專業(商業)電影,是「手藝性的電影,用低成本、少量技術條件和大量的個人自由來建立一種樸素的真實的電影。」11965 年底,影評人陸離觀察到「香港新電影」的創作苗頭:一羣年輕人合資購買 8 毫米的手提攝影機、剪接機、放映機,而他們學習的前輩是法國新浪潮和「新美國電影」(New American Cinema)。2為何不叫香港新電影做「實驗電影」呢?影評人金炳興對香港新電影工作者提出兩點觀察:第一是他們執迷於拍劇情片;第二是他們「電影看得太多反而妨礙了」創意與實驗,也就是「太少新觀念和新技巧的表現」。3接下來暫時擱置關於「實驗電影」、「業餘電影」、「地下電影」、「香港新電影」等命名的探討,而採用何藩口述歷史用的「實驗電影」一詞。

六十年代在邵氏當演員的何藩的第一部實驗短片《大都市-小人物》(何藩製編導攝,1963 年攝製;1966 年首映)是部 25 分鐘、無聲、彩色、8 毫米電影。片名與意念來自1957年至1961 年刊載於《中國學生周報》的「大都市小人物」街拍攝影系列。《大都市-小人物》波特萊爾式漫遊者主角(黎明霜飾)的憂鬱面容與訂製西裝可能是王家衛《花樣年華》(2000)中周慕雲(梁朝偉飾)形象的靈感來源。觀眾跟隨他一天的生活:走路上下班,沿着香港島電車路觀察街頭巷尾的芸芸眾生與日常街景。黎明霜在辦公室沒做甚麼工作,反而不斷清潔桌底、窗戶、廁所,以及追憶與一位笑容恬淡的女子在郊外度過的美好時光。

1966年 10 月 16 日,何藩的 15 分鐘、16 毫米、黑白片《離》(1965 年攝製)獲得英國賓巴利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講丈夫(何藩飾)偷情,夫妻貌合神離的故事。演員鄧碧雲的女兒雷靄然飾演何藩的情人,有海灘比基尼鏡頭,還有露肩床戲。何藩與新亞書院文學系同學黎明霜聯合編導,與周宗濂聯合攝影。香港資深影評人羅卡回憶,1967 年秋,在攝影師周宗濂的「藍星攝映室」舉行了實驗電影私人放映會,放映作品包括何藩的《大都市-小人物》與《離》等。1968 年 2 月 10 日,大影會於九龍塘浸會書院舉辦了第一次會員作品發表會,放映作品包括何藩的《大都市-小人物》與 8 毫米彩色紀錄片《遊》(何藩製編導攝)等。

何藩的另一部作品《習作之一》(1966)是部 39 分鐘、無聲、黑白、16 毫米電影,主角黎耀童(即黎明霜)在片中追尋一位神秘純潔的白衣女子(森森飾),從白天到夜晚,從海濱到港島電車路,女子消失無影蹤。之後男主角在新潮嬉皮士的舞會上邂逅一位狂野女子(雷靄然飾),跳舞、飲酒、嬉戲、纏綿。隔天醒來,又見白衣女子,追出去卻消失在眼前。電影風格受費里尼的影響,白衣女郎的理想形象源於《八部半》(8½,1963),男主的夜遊啟發自《露滴牡丹開》(La Dolce Vita,1960)。何藩與周宗濂聯合製作、拍攝。黎耀童扮演關鍵角色,參與製作、演出,與何藩聯合編導。片尾字幕顯示何藩還負責剪輯與配樂。

攝影師孫寶玲與何藩合導(孫負責內景,何負責外景)的 76 分鐘、35 毫米、黑白長片《迷》(1969 攝製)被陸離譽為「《董夫人》(1970)第二」,是何藩執導的第一部長片,1970 年 5 月 14 日在法國康城首映。《迷》由周鴻生攝影,林樂培配樂。何藩自述《迷》的主題是「靈慾之間的衝突」,雙女主當中雷潔心是「靈」,傅儀是「慾」,男主角陳振華飾演迷失在中西、靈慾之間的香港畫家。男主角一方面追尋神秘純潔的東方少女,另一方面終究抵擋不住西化慾女的肉體誘惑。可能因為黎耀童(筆名康橋)擔任編劇,《迷》延續《習作之一》的靈肉辯證。進一步說,這種靈慾之間的衝突,也是何藩電影生涯中實驗文藝與艷情的衝突、藝術與票房之間的衝突。


1 羅卡:〈業餘電影70〉,《中國學生周報》,第946期,1970年9月4日,第10版。
2 陸離:〈新電影〉,《中國學生周報》,第701期,1965年12月24日,第11版。
3 金炳興:〈中國新電影的企望〉,《中國學生周報》,第794期,1967年10月6日,第11版。

陳智廷

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研究助理教授,專攻華語電影、亞洲電影、電影音樂與聲音研究。2020年起研究何藩的攝影及影像作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