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往星港的交融與抒情—「南洋三部曲」

文:劉嶔

香港的地域範圍小,但因地理和政治身份,百多年來中國巨變、東西方博奕攻守的歷史過程中,它被撰寫為一本百看不厭的書,故事的跌宕起伏至今未絕。這本書其中一章是與東南亞的關係,香港位於東南亞和中國大陸之間,使它在華僑經驗中建立一個特殊的位置。自五十年代始,這個現代都市相對的自由和穩定,它可以暫時代替愈發不易歸屬的、原本真正的內地鄉土,提供華僑抒解懷鄉歸鄉情結的場景。而從香港本位出發,它亦一直在敘述南洋故事,可以不囿於傳統和政治主導意識(雖不完全擺除),容許發展和想像,逐步塑造出香港和東南亞交流的豐富內容。

「REEL TO REEL 影像溯源 2020」特選的「南洋三部曲」(1957)—《唐山阿嫂》、《血染相思谷》、《椰林月》—正是這些時空情境及條件合力促成。時值港製粵語片在東南亞及海外華人社群廣泛傳播,三部曲得星馬華僑的資金支持,幕前幕後風華正茂的香港電影工作者秦劍、陳文、楚原、陳幹、謝賢、嘉玲、南紅、姜中平等,赴當地實景拍攝,主題一方面秉承貫穿許多優秀粵語片的進步教化意識,即如宣揚辛勤工作的做人道理、建立華文教育延續文化、不忘本維繫家庭天倫,但影片更為突出並顯現時代意義的成就,在於展示戰後社會步入新階段之時,人文思想的新關懷及新而多的角度,電影的戲劇要旨不僅是簡明的守德和悖德,而是處理生命本就更為複雜的層次。我們看到華人社群的脈絡、種族矛盾的危險、情愛的疑惑、婚姻生活的磨練,最終連結為人的成長、社會的構造。這些外在的社會細節、私人和內心的掙扎,都沒有被集體的道德禮讚所掩蓋,而能夠在其時香港電影的銀幕上投射現代主義式的人物心靈。同時,這些影片用心發揮電影作為藝術和娛樂的特質,調和各種巧妙新穎的元素和手法,文藝、懸疑、恐怖電影類型交織,產生獨特格式,帶出一種更為流動、更與人物情節同呼吸的電影感性。青春性感的明星,星馬的奇美風光,固然滿足普羅觀眾的視聽之娛,然而寫實主義地描繪環境,雕琢浪漫詭魅的光影,又足證創作人實踐對電影藝術的追求。

「南洋三部曲」將於5月31日在百老匯電影中心放映,並邀請資深影評人、電影研究學者羅卡先生主講講座:「『南洋三部曲』流露的創作想像與作者心象」,同日下午五時於百老匯電影中心一樓講廳舉行。

劉嶔

電影文化工作者,從事研究、節目策劃及編輯工作。

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