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巴尼亞早於1910年代就有戲院,但直到1952年國營片廠成立後,電影業才正式起步。二戰前的影像資料絕無僅有;受限於獨裁政權和國土封閉,國營以外的創作亦難以萌芽。
得各地電影資料館社羣協助,「Albanian Cinema Project」計劃於2012年展開,旨在尋回阿爾巴尼亞影史中遺失的拼圖,修復多部重要影片,令世界重新認識阿爾巴尼亞電影。
計劃現已暫告一段落,卻衍生不少放映節目和交流,甚至是新的修復項目。例如德國獨立策展人 Louise Burkart 策劃的阿爾巴尼亞電影回顧,就由2020年起巡迴歐洲。節目包含幾部1910至1920年代拍攝、記錄當地民生的短片,均是經過浩瀚的研究和搜索才尋獲。Burkart 因此契機繼續參與當地第一部本土製作《TANA》(1958) 的修復,在過程中尋回一套流落德國的菲林,以取代原有已損壞的物料。
延伸閲讀:阿爾巴尼亞電影歷史概略https://www.thealbaniancinemaproject.org/albanian-history.html
奧地利電影資料館的阿爾巴尼亞電影回顧https://www.filmarchiv.at/en/program/retrospective/geheimnisvolles-albanien/
圖為《TANA》的修復過程來源:the restoration of TANA from Arkivi Qendror Shteteror i Fil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