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彩色默片的保存和展示/數碼時代的電影資料館(二)

節目:REEL TO REEL 影像溯源 2020「菲林技術觀往──彩色電影」
日期及時間:01.02.2020(六)16:30
地點:百老匯電影中心一樓講廳
主持:江千慧、羅海珊
講者:Giovanna Fossati 博士(荷蘭 EYE 電影博物館總策劃、阿姆斯特丹大學電影保育及數碼影像文化學科教授)

彩色默片技術的來龍去脈

染色是另外一種早期上色技術,把正片拷貝中不同場景剪開放入染料浸染,並以酸性液體固定顏色,改變畫面整體的色調,菲林整體包括齒孔兩邊都會均勻上色。博士以 1914 年比利時電影《War is Hell》(亞弗列梅欽導演)展示用有機染料染色的影片,電影其中一段為表現戰爭中的爆炸場面,只有爆炸的幾格畫面才染上紅色。而調色就是使畫格內的黑色部份與染料產生化學反應上色。例子如意大利短片《Santa Lucia》(1910)。通常染色和調色會配合使用,為不同場景配上不同的氣氛。今次節目選映的《越過萬重山》(1912,荷蘭,亞弗列梅欽導演)就同時用了模版上色、染色及調色三種技術,圖片所見是其中一幕,早期電影常見的粉紅色染色及藍色調色的效果。

就 EYE 電影博物館館藏中所有彩色默片三十年來所做的研究,博士指大約有七成的默片當年均曾以彩色版本展示──影片都是以黑白菲林拍攝,但在後期製作甚至放映過程中以不同技術加入色彩。

《越過萬重山》

早期彩色電影的修復與重構

八十年代後期之前,大部分早期默片均以黑白菲林來保存及展示,故不難想像大部分人都認為默片均是黑白的。其後不少修復所均陸續開始以重現影片色彩為前提修復和重構,當中亦因為近二十年數碼技術的發展。

現今電影修復主要分為光化學及數碼兩種,數碼技術未普及前,手繪及模版上色的影片主要以光化學方式修復,當時主要用富士的底片來把原拷貝的色彩複製並保存至新拷貝;而現在已經改為主要以數碼軟件保存或重構顏色。至於經過染色及調色的影片,一直以來都會用由九十年代發展至今的光化學方式 Desmet System(由比利時人 Noël Desmet 開發)來修復:首先把影像複製至黑白底片,並把影像沖印至新的彩色拷貝,拷貝經過印片機時以適度的彩色曝光來模仿原拷貝的顏色。這個方法後來亦配合數碼技術發展成 Digital Desmet。然原有的 Desmet System 因為非常有效,現在仍有不少修復所沿用。

以手繪、模版上色以及混合上色來說,數碼技術可以獨立處理不同的色彩,更靈活地修復這些影片。早期彩色電影多以黑白菲林拍攝及沖印,光化學方式要用彩色菲林來進行修復,黑白影像可能會帶藍或啡,與本來的顏色有所差異,而數碼技術便可解決這個問題。

一部電影有不同顏色版本,就算是同一版本,該以甚麼準則去修復,決定這紅色就是對的紅色、這藍色就是對的藍色?這個課題在一個研討會上幾天都說不完──最簡單的答案是:沒有辦法知道和還原原本的顏色!首先所有收藏的拷貝均有不同程度的褪色,顏色永遠不會跟原本一樣,以染色為例,就算是同一批次的染色,染成的拷貝顏色都會有所不同。博士的研究其中一個論點,就是以現在的數碼技術來說,電影修復並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然而修復人員可以跟隨一個理論的框架去處理影像。以這次節目放映的早期彩色電影來說,最明顯的分別見於 EYE 電影博物館借出的短片以及《月球之旅》(Lobster Films 主導修復):EYE 的修復傾向保存現在所見,而 Lobster Films 傾向模仿/重構影片上映時的色彩。

相關文章